这时卓敬从外面走了进来,泰语和彝语他听不懂,但他能听懂汉语,虽然大家因为朱楩在场说话其实还有些收敛,但对卓敬来说仍然太污耳朵。
卓敬大声说道:“你们这是在做什么!
若是俘虏出言不逊,斩杀了即可,怎能如此说话!
何况这个俘虏也听不懂你们在说什么。”
众人听到卓敬的声音马上停住了话头,朱楩也是一样。
卓敬又斥责了几句,问道:“俘虏都交代了什么让你们这样谩骂?”
“卓相,袭击我军的人是勃固当地的造反百姓,他们误以为我们是勃固官府的援兵。”
储杰说道。
他已经将之前使用的‘起义’换成了‘造反’。
卓敬也觉得很莫名其妙:“我军和勃固人的军队差别这么大,和阿瓦人的军队也完全不同,这些造反的百姓怎么会误认为我们是勃固官府的援兵。”
不过缘故却问不出来,俘虏的这几个人都是被告知过来打勃固官府的援兵就过来了,其他什么都不知道,汪用让他们过了好几遍刑也什么都没问出来。
不过这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明军接下来做什么。
“殿下,沐将军,右相,不能这样退兵!
我大明的军队岂能被偷袭之后灰溜溜的逃回去!”
储杰说道。
此时大明的军队说战无不胜当然是在吹牛,但士兵和武将都对自家军队充满了信心,蔑视周围一切蛮夷的军队,包括蒙古兵。
对于他们来说受到这些连兵都不是的蛮夷百姓偷袭十分耻辱,普通士兵的求战欲望都十分强烈,更不必提武将们了。
“是啊殿下,右相,我大明岂能这么退回去!
必须给这些胆敢偷袭咱们的,什么缅人教训,告诉他们大明的军队不是能轻辱的!”
其他的武将说道。
卓敬本想说:这些勃固的缅人并不知道我军是大明的军队,他们也没有侮辱大明军队的意思;但他看着这些十分激动地武将,话就说不出口了。
朱楩虽然有些犹豫,但也知道此时不能驳了武将们的求战之情。
他记得在京的时候听允熥说过一个小故事:大明之前的某个朝代,一个士兵十分奋勇的杀敌,打到敌军统帅面前,被敌军统帅踹了一脚口吐鲜血,他大怒拿起石头要砸死敌军统帅,但他的统帅为了战后能安抚地方,阻止了这个士兵。
之后这个士兵再也不会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了。
当然朱楩并不知道这个故事是允熥前世从83版《三国演义》的电视剧里看来的,并不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但他也认为这个故事很有道理。
士气可鼓不可泄,这次阻止了他们求战,以后他们哪里还会奋勇打仗?
“那孤就下令,对当地的缅族造反之人进行报复,让他们知道不能得罪大明!
得派人去抓几个勃固孟族人来,让他们带路对付当地的缅人;那罗塔,你和勃固孟人打交道多,手下懂孟语的人也不少,这件事就交给你了。”
朱楩说道。
那罗塔躬身领命。
消息传到跟随朱楩而来的土司那里,顿时惊起了一片欢呼之声。
有大明的火药武器在,没有攻不破的城寨,他们可以抢到很多财物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