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熥一时间愣住了。
过了一会儿才缓缓点头:“我知道了,会将这封信转交给杨峰的。”
“谢皇兄。”
昀兰又行了一礼,转身离开。
允熥站在原地,也不知想了些什么,才继续去往延禧宫。
……
……
“杨峰。”
站在船头看着码头仍在欢送他的文武百官与看热闹的京城百姓的允熥忽然喊道。
“陛下。”
杨峰忙答应一声。
“你说这些官员和百姓,有多少明白这次出征的意义?”
允熥问道。
“这,臣不好说。”
杨峰思量一下,觉得难以衡量。
“依朕看,官员不会有几个,至于百姓,倒是还可能多些。”
允熥又望了望旁边船上装载的那数万京城卫所的将士。
“官员们都认为现下大明如此强盛,绝不会输给西边的一个蛮夷之国,虽然像模像样的筹备兵马钱粮,但不论文武官员都略有些轻视,觉得帖木儿数千里劳师远征就是来送死的。”
“他们就不想想,当年宋代初立的时候两次北伐均败给了契丹人,隋炀帝、唐太宗二人在位时均是其国十分强盛的时候,但都没有打败高句丽人,大明过往不败,既有将士用命也有得天之幸,如何能够轻慢一个在西方十分强大的国家?”
“反倒是百姓,因为当年蒙古灭宋的故事,又有些戏曲夸大了帖木儿的战绩,所以忧心忡忡。”
允熥一开始对于击败帖木儿的信心是很足的,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信心反而不那么足了。
如果类比的话,就像一个学霸临到考试前又紧张起来。
在加上帖木儿出兵比预计要早得多,相当于擅自提前考试时间,使得他更紧张了。
“陛下说的是。”
杨峰道。
他在昨日得知自己的任命后就非常紧张,不仅担心打败仗,甚至就连上直卫在自己手里损失过大也害怕。
“不过陛下,即使帖木儿在西方甚强,但臣也查看过了有关撒马尔罕国之事,知晓他在西方打过的那些国家国力都远远比不上大明,此战大明必胜。”
杨峰又赶忙道。
“若是时间不提前,朕不觉得帖木儿能取胜,但时日提前这么多,若是真的被他攻陷了伊吾,可怎么好。”
虽然他现在还没有收到尚炳决定坚守城池的文书,但通过从小的了解就知道他绝不可能撤走。
这也是他最担心的事情。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