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前,孙定一直在大蛤蟆身旁修炼,武道功力增长得极快,已至中阶宗师。
后面的就不便拔苗助长,以免断送武道前途。
据孙定所讲,草原人今年并没有侵入大燕的打算,因为有部落正在反抗现任汗王。
算上大燕镇北侯突破武帝那次,去年是草原人南侵以来损失最大的。
各部落精壮去了十万,几年内都难以恢复。
孙定将方圆千里内的草原部落位置摸了个通透,哪些偏僻的、哪些紧挨着的,哪些昌盛、哪些又没落,全都了然于胸。
这大大节省了时间,半月之内,大蛤蟆就带着孙定连续灭了七个小部落,吸取上万人的精气。
万里草原,最平坦、肥沃的草场,刚刚平定部族之乱的现任汗王就驻帐于此。
四周,大小数千营帐拱卫,彰显其部落之强大。
健壮的汗王亦苍老不少,如半眯的老虎,坐在大位上,听着手下人的汇报。
汇报的内容正是连日来小部落被灭之事。
“父汗,应该是蛤蟆妖所为,它一路跟来,就是为了血肉精气。”
大位下,一青年道。
这青年是汗王的二儿子,与其他草原人不同,因母亲是被掳来的大燕官家小姐,自小就知书达礼、聪慧过人,往往有惊人之言。
汗王知道自家二子别看表面上瘦弱,其实亦是位武道宗师,论战力,还高过脾气暴躁的儿子。
汗王听到二儿子的判断,内心已经有八分相信,剩下二分是害怕成真。
“是那蛤蟆妖又怎么样?我万千部众,难道会怕了他?”
说话的是汗王的大儿子,去年战役,他先带着抢掠来的物资回到了草原,所以未曾见过蛤蟆妖的真容。
有些部落将领甚至武圣,一想起蛤蟆妖庞大、丑陋、凶恶的身躯就打寒颤,都知道那是再多人数也敌不过的。
“金可台,对未知事物要有敬畏之心,明白自己的能力上限,做出最有利于当下的判断,才是真正的勇气。”
汗王对着大儿子开口道。
王帐中的对话都是用的草原部族土语,换作一个大燕子民,是根本听不懂的。
众人皆能领会汗王的用心,跟汗王相像的大儿子恐怕就是下任汗王之选。
“父汗,那您说,该怎么做?”
大儿子直问道。
“上报圣使,妖怪之事,他们处理最为恰当。
再传令各部族,小心戒备,离开出事的七个部落至少百里。”
汗王回道。
“我这就去传令。”
大儿子雷厉风行地出帐操办。
“父汗,我愿领一队,探查蛤蟆妖的踪迹!”
二儿子适时发言道。
“可,多加小心!”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